站内搜索: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最新动态 > 报导/言论

强化历史学科的研究

时间:2007-01-26  来源:光华日报  作者:陈爱梅 点击:

没有历史研究的民族,捉不著根;不注重历史研究的民族,看不到深层的传承意含。历史研究,涓涓细流,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及专注研究,孤独地拼凑历史的图片,进而建立史学。

马来西亚华人,长期来对马来西亚华人历史的研究态度冷漠。面对有损于自身利益的课题时,急急忙忙找学者专家背书,这时候虽然突显了平时我们对历史研究的忽略,但经由高调的喧哗后,又悄悄落幕。历史课本中出现马来主权(KetuananMelayu)的字眼;大学内“族群关系”课本及近日的抗日纪念碑等事件,有些事已获得解决,但有些至今悬而未解。面对历史的争议时,除了透过政党及民间的诉求外,华社到底有多少人,可以使用历史的方法及证据,去进行学科的对话?例如,在历史课本中出现“KetuananMelayu”的字眼后,台面上的政客们多数只喊:以前历史不是这样写的!把历史问题回归历史时,我们的论点,是如此地脆弱。

没有研究,就没有发言的基础,顶多只是嚷嚷而已。为了厘清历史的曲线,我们得先把每一个历史的小点画出来。不过,画出历史的小点,需要长时间的投入,无法取得镁光灯的焦点,加上民众没有意识其重要性,政客们更不感兴趣了。独立五十年了,华人在历史中逐渐遭边缘化,如果我们不更有系统地壮大依照学术规则的历史团队,肯定的是,华人进一步遭边缘化,在面对如“KetuananMelayu” 等历史争议中继续处于下风。

历史不是文学想像,而是依据可以信任的史料,重塑过去的事实。当我们在批评,马来人用他们的情感在建构历史时,华人史者也何尝不是?近日读到一篇关于汉都亚因被认为有华人血统,而被“踢除”出历史课本的言论,这是非常自我悲情的看法。历史,是一门学科,这门学科会演变。就如同有朋友告诉笔者,以前的历史课本会谈《马来记年》(Sejarah Melayu)中的传奇故事,但现在的不谈了。基于同样原则,汉都亚在马来文学中极为重要,但在史学中,他的存在备受质疑。笔者在马大历史系就读研士班课程时,班上的部份马来同学无法忍受汉都亚在历史课本中消失,认为这会损害他们民族的骄傲,并提出如发现汉都亚的坟墓为证据,来证明汉都亚的存在。可是,这证据本身就备受质疑:我们怎么知道这就是汉都亚的坟墓?自我哀怜的华人史学者,认为汉都亚因为是“我类”而被踢出课本,如同马来学生认为他是民族的骄傲而应该放入课本一样。把过多个人的期望及情怀,加注在历史身上,这样反而会破坏了其价值。

历史学科有一套学术规则,不遵守学术规则的在一开始就会被踢出局。当然,历史研究不是学院派的专利,民间学者如张少宽、李永球等,在建构大马华人历史上有不可没灭的贡献。政治上的称臣、经济的不利,文化及历史的边缘化会使我们继续被推挤出去。政府可以刻意淡化或矮化华人的历史,我们却不能忽略属于我们与这块土地的历史联结。没有高素质的观众,如何培养出一流的导演?不注重历史的民族,历史研究在没有得到政府支持下,举步艰辛。遵守历史学科的规则,是需要“本钱”的,在国家档案局例印一张焦卷的资料需要五十仙,在国家图书馆印一张A4规格的旧报纸则是一块钱,远赴英国找档案的费用更不用说。

历史研究是民族深邃的表现,热爱于马来西亚,研究马来西亚,尤其是遭政府忽略的华人历史。因为在风雨中摇晃,所以更需要研究。历史研究,把我们的根深深札在大马土地上,在不断被推挤却依然捉住泥土。路阻,且长!